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胎衣在产后12h内不能自然完全脱落而滞留在子宫内的一种常见的产科疾病。治疗不当时,很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乳腺炎和败血症等疾病,甚至死亡。许多奶牛因胎衣不下长期滞留于子宫中而导致不育不孕,最终被淘汰。这些都会对奶牛养殖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胎衣不下的发病、治疗及预防。
一、发病原因
1、营养原因
围产期饲料单一、营养不合理,维生素(特别是过瘤胃维生素)微量元素的缺乏。Ca 、P比例失调,造成产后血钙水平下降,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减弱易引起胎衣不下。
2、产科原因
母牛妊娠期延长可能引起母体子宫肉阜过度生长,难产,胎儿过大、胎水过多、产程过长等使子宫扩张疲劳,收缩无力或胎盘发生充血,水肿不易脱落,机械性损伤或其他因素引起早产、流产、死胎等使子宫内分泌突然失调,胎衣排出受阻。
3、奶牛自身原因
随着胎次的增加, 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病率逐渐增高, 可能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和胎次的增高, 奶牛的生殖机能逐渐减退, 体质逐渐下降, 子宫肌松弛, 产后子宫迟缓收缩无力, 造成胎衣不下。有时,1胎牛胎衣不下率也超过 20%, 其主要原因是头胎牛难产率较高, 造成胎衣不下率也随之增高。
4、外界原因
夏冬两季奶牛胎衣不下明显高于春秋两季, 尤其是炎热的夏季发病率最高, 主要原因是夏季炎热造成奶牛热应激, 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代谢, 大大降低了母牛体质, 造成胎衣不下增多, 冬季由于严寒造成母牛难产率的增高, 子宫收缩力往往减弱, 进而胎衣不下的也增多。
胎衣不下的治疗可结合奶牛本身的“自净”作用,让胎衣在子宫内腐败分解,自行脱落,多数牛经过1个月左右,胎衣可自行排尽。要密切关注奶牛恶露情况,及时清洗。胎衣不下的产后第一天就灌服10%氯化钠1000ml。不下者,隔天一次用土霉素5-10g+10%氯化钠500ml,直至胎衣排出。产后牛只第14天注射PG(前列腺素)净化子宫。
1、合理的营养
特别是围产期发生能量负平衡,易继发胎衣不下,TMR制作时要保证日粮的适口性、新鲜度,尽可能提高干物质采食量,保持产前良好的体况。增加过瘤胃维生素的使用(因为普通维生素在瘤胃内60%--70%被降解,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围产期保持低钙日粮,提高骨钙动用机制,预防产后低血钙。
2、适时参配,科学助产
青年牛必须体重、体高都达标再配种,避免发生难产而导致胎衣不下。坚持自然分娩,过早干预或助产不当会增加3倍胎衣不下的发病几率。
3、产后及时补钙、补钾
产后密切关注血钙浓度,低血钙会降低子宫收缩,使子宫平滑肌失去弹性,从而增加胎衣不下的发生。分娩后及时注射催产素,促进胎衣排出。补钾可预防产后肌无力。
4、减少应激
由于产后疼痛,采食饮水不足,母牛经受严重应激。牧场可设立专门的产房,铺设垫草,给奶牛牛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同时,做好夏季防暑冬季保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