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的检测、治疗及预防措施浅谈

发布时间:2016-12-14 文字:||

摘  要:本文依据引起酮病的原因对酮病进行了分类,介绍了血酮、尿酮、乳酮的检测方法及酮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酮病的预防和群体评估方案。
 
关键词:奶牛;酮病;检测;治疗;预防
 
      随着产奶量的提高,酮病逐渐成为危害奶牛健康最重要的代谢病,还可继发胎衣不下、子宫炎、真胃变位等疾病,已成为制约奶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兽医对酮病认识不足,往往忽视了亚临床酮病,对其诊疗存在误区,导致许多病例发展为临床型酮病而加剧了牧场的损失。本文对酮病的分类、检测、治疗、监测及预防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以供参考。
1 酮病的概念及分类
      酮病是由于干物质采食量不足,能量不能满足奶牛维持和生产需要,造成体脂动员过度,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导致血液中酮体(β-羟丁酸、乙酰乙酸和丙酮)含量升高而引起的疾病。瘤胃中丁酸吸收过多也可引起血液中酮体含量升高而直接发病。怀孕牛往往从产前21d左右开始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并进行体脂动员。有研究表明,奶牛产犊当天的能量需求是产犊前的两倍,而此阶段的采食量却下降,因此所有的新产牛都会经历能量负平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酮体产生。

酮病的分类方法比较多,可根据症状分为临床性酮病、亚临床性酮病、神经型酮病和消耗性酮病等。本文主要依据引起酮病的原因,将其分为I型酮病、II型酮病和富丁酸青贮型酮病。
1.1  I型酮病
       I型酮病通常由产后能量代谢负平衡引起。病牛往往在围产期管理良好、产犊正常、泌乳开始表现良好,后期主要是由于高产而干物质采食量不能满足机体需求,体脂动员引起酮体产生增加而发病。I型酮病主要发生于产后3~4周,由于肝脏没有受到损伤,因此只要提供足够的生糖先质就可以缓解能量负平衡。预防该型酮病的重点是提高产后干物质采食量,尤其是谷物类饲料,但是要预防瘤胃酸中毒。很多人认为日粮中添加脂肪、增加日粮浓度可以缓解能量负平衡,但是脂肪不能提供生糖先质,反而会增加肝脏脂肪酸流量,同时脂肪添加量过高也会影响采食量,导致I型酮病的发生。I型酮病较易治疗,一般5~7d即可治愈。

1.2   II型酮病
        II型酮病即通常所说的肥胖综合征,主要由脂肪肝引起,一般发生在产后12周。脂肪肝是由于体脂动员超过了肝脏代谢的能力而导致脂肪在肝脏沉积。肥胖牛产后采食量较产前下降幅度比正常牛大,因此患脂肪肝的几率更大。因产前饲养管理不当(如过度拥挤、频繁转群、日粮不合理等)造成的干物质采食量下降会加剧产前体脂动员的程度,引起肝脏脂肪的沉积。脂肪肝破坏肝脏细胞,降低了肝脏代谢脂肪和糖异生功能,因此一旦泌乳开始,随着能量负平衡的加剧,机体就会动用更多体脂,进一步加剧肝脏脂肪浸润,导致酮体生成增加。有研究表明,酮病与免疫力降低有直接关系,这是由于免疫器官均为高能耗器官,免疫功能的发挥依赖于能量的供给,因此发生酮病时抗体能量不足造成免疫力降低,直接导致产后1个月内感染性疾病高发(乳房炎、子宫炎等)。预防II型酮病的关键在于加强产前饲养管理,控制体况,减少肥胖牛,减少围产期应激,降低产前体脂动员程度。II型酮病难于治疗,持续时间长,有的可达1个月。
1.3 富丁酸青贮型酮病
      富丁酸青贮型酮病是因瘤胃吸收过多丁酸转化为酮体而引起,主要是由饲喂不良青贮造成。青贮原料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低(小于2.5%)、干物质含量太低都会导致梭菌生长而产生大量丁酸。一般丁酸型青贮蛋白质降解严重,因此有强烈的刺鼻味道,严重影响采食。有研究表明,奶牛每天摄入丁酸超过50~100g即可导致酮病,超过200g可导致严重酮病。发酵不良的青贮尽量不要饲喂围产期牛,丁酸含量超过2%的青贮没有任何营养价值,饲喂后反而会带来各种问题
2  酮病的检测
      有些酮病并不表现临床症状,尤其是亚临床酮病,因此临床上通过观察牛的采食、精神状态等来判断是否发生酮病的方法并不确实,需要借助一定的检测手段进行诊断。临床上常用的方法包括血酮(BHBA)、尿酮、乳酮检测。
2.1 血酮检测
     检测血液中β-羟丁酸是酮病检测的金标准。一般认为健康成年奶牛血液中β-羟丁酸含量低于1.4mmol/L,1.4~3.0mmol/L为亚临床性酮病,>3.0mmol/L为临床性酮病。目前专用的血酮检测仪(如雅培Precision.Xceed检测仪等)检测酮病最为准确,但因成本比较高,单头检测成本在30~50元,因此多用于牛场酮病的风险评估,不建议用于个体牛检测。
2.2  尿酮检测
     主要是针对尿液中的乙酰乙酸及丙酮进行检测。国外有多种检测用试纸条,国内最常用的是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尿酮体检测试纸条。尿酮试纸条敏感性在90%左右,由于采样及检测成本较低,因此适用于个体牛的检测。常用酮粉法检测尿酮,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60%),因此只能区分临床性酮病,而不能检测亚临床酮病。尿酮检测的缺点是尿液采集困难,通过外阴刺激法只有40%左右的牛可以排尿。对于用刺激法不能排尿的奶牛,可采用输精管外套导尿,操作的关键在于外阴部的消毒,导尿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防止误伤尿道。
2.3  乳酮检测
      与尿酮一样,主要是检测乳中乙酰乙酸,也可以检测β-羟丁酸,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60%左右),其优点是采样方便,目前在国内使用较少。
3   酮病的治疗
     治疗是降低酮病损失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治疗不当,不但增加不必要的治疗费用,更有可能继发乳房炎、子宫炎、真胃变位等疾病,甚至造成病牛被淘汰。

因此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并且要做到实时监控。酮病的根本是能量负平衡,因此治疗酮病首先应提升血糖浓度,同时增加生糖先质供给。主要有3种方法:
3.1. 静脉注射葡萄糖,快速升高糖水平,刺激胰岛素分泌
        静脉注射葡萄糖在血液中只维持2~3h。临床性酮病葡萄糖的用量为50%葡萄糖500m L,除神经型酮病每4~6h重复使用一次外,其他牛注射一次即可。葡萄糖使用量过大、频率过高,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血糖升高引起胰岛素分泌减少,影响糖异生;影响食欲,导致采食量降低;因高血糖具有利尿作用,因此经尿液损失的电解质(Na、K等)增加,容易继发其他疾病;反复输注高糖会诱发静脉炎。目前国内兽医对葡萄糖的使用量过大,过于频繁,忽略了其他的治疗措施。
3.2. 口服生糖先质,主要有丙二醇、甘油、丙酸钙等。

       丙二醇经瘤胃壁直接吸收后肝脏将其转化为糖,一般治疗剂量为500m L/d,经口灌服,持续3~5d。丙二醇适口性差,因此不能将其同饲料一起饲喂,而灌服时可引起牛应激,所以最好在牛采食结束后灌服。口服葡萄糖或红糖治疗酮病是不科学的,因为糖在瘤胃内很快被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并不能提供生糖先质达到升高血糖的目的。
3.3. 注射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能够增加葡萄糖的生成,持续时间为2~4d,但是具有免疫抑制及导致流产的风险,因此仅限用于产后5~50d发生临床性酮病的牛,使用1次即可,应避免重复使用。目前,国内兽医往往只关注临床性酮病的治疗而忽略了亚临床性酮病的诊断及防治。研究显示,对亚临床酮病给予适当的治疗可以明显降低罹患临床性酮病的风险。针对亚临床酮病,一般补充生糖先质即可,例如丙二醇500m L/d,连用3~5d,血酮或尿酮转为正常即可停止治疗。另外,治疗时一定要随时观察奶牛临床表现,预防子宫炎及真胃变位的发生。有些酮病难于治疗,尤其是II型酮病,笔者经历过最长的一头牛连续治疗26d,而最短的只有3d,因此酮病痊愈的判断不能仅依靠临床症状,需要随时进行尿酮检测以判定是否需继续治疗。
4   酮病的预防
     预防酮病的根本是防止奶牛产前采食量下降过多,降低体脂动员程度,增加产后采食量,减少能量负平衡的程度及持续时间,应该从牛群管理、添加剂使用及产后护理等几方面着手。
奶牛采食量不下降的前提是没有不良环境和应激。
     围产前期如果干物质采食量低于12kg就应该引起警惕。围产期奶牛采食量下降非人为可控,因此要尽量减少其他应激因素。围产期转群是主要的应激,在转群时不能粗暴对待奶牛。5头以上一起转群比较合适,以降低由于牛群争斗引起的应激。研究显示,产前和产后的饲料原料一致有利于产采食量恢复。现在很多牛场为了降低成本,产前牛饲喂不良青贮料,不给苜蓿,这种做法对产后采食量的恢复有很大影响,会导致酮病高发。奶牛采食时有拱料的习惯,以至于饲喂不久就很难吃到食物,所以要频繁推料,在增加采食时间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饲料的二次发酵。产房的管理也很重要,给奶牛提供充足的产犊空间、饲料及饮水,并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可降低产犊应激。其他管理措施包括避免热应激和冷应激、水槽及料槽干净充足、运动场整洁、加强消毒等,总之要提高牛的舒适度。控制干奶牛体况,避免过肥。肥胖牛产后采食量下降更为严重,很容易发生脂肪肝,形成II型酮病,一般来说干奶牛体况评分以3.5分为宜(5分制),围产前期肥胖牛应控制在10%以内。
      使用烟酸。烟酸参与脂肪代谢,可以有效减少酮病发病率,产前每头牛每天6~10g,产后牛也可以使用。
饲喂过瘤胃胆碱,每头牛每天60g,产前产后各饲喂30d。胆碱可增加肝脏用于运输甘油三酯的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产量。将甘油三酯运输到其他组织,能减轻能量负平衡时肝脏脂肪沉积。
       饲喂生糖先质,包括丙二醇、丙酸钙等。国内很多牛场产后灌服丙二醇预防酮病(每天300~500m L,连用3~5d),效果明显。如产前预防可每天灌服150m L,连用15d,但可操作性差,可能无法坚持。丙二醇适口性差,因此不能与饲料一起使用,灌服时避免洒在饲料上影响牛采食。
       干奶期使用莫能菌素。莫能菌素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增加瘤胃中丙酸产量,从而减轻酮病和脂肪肝,但是效果持续时间短。
笔者对科特壮(主要成分是B族维生素)预防肥胖牛酮病进行了试验,产前注射2针,产犊当天注射1针,效果良好。科特壮可用于干奶期肥胖牛的个体干预及酮病的辅助治疗,其作用机理是修复肝脏,保证肝脏的糖异生及免疫功能,降低脂肪肝的影响。
5  酮病群体评估方案
        酮病与饲养管理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酮病发病率的高低可以反映牛群饲养管理水平,可以作为饲养管理的指示灯。许多牛场的亚临床性酮病发病率在15%左右。威斯康辛大学Gray将亚临床性酮病发病率10%作为牛场管理良好的警戒线,评估时采用75%的置信区间,样品数不低于12头,进行血液β-羟丁酸检测,以1.4.mmol/L作为临界点。调查显示大多数酮病发生在产后前几周,尤其是第2周,一项调查结果认为92%的酮病发生在产后65d内,因此建议检测时间为产后5~50d,采样时间在第一次饲喂开始后4~5h为宜。以12头为例,β-羟丁酸≥1.4mmol/L的牛大于2头为阳性牛群,1头或2头为临界,0头为阴性牛群。至少每个月进行一次评估。通过阳性牛的分布特点,区分I型、II型及富丁酸青贮型酮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除血酮检测外,还可以通过监测牛奶中脂肪/蛋白比(F/P)进行评估。能量负平衡牛需要动用体脂,部分动员的脂肪酸直接进入乳汁导致乳脂率升高,因此脂蛋比可以作为酮病检测的指标,如果40%的新产牛第一次DHI测定时F/P大于1.5,该牛群可能有酮病问题。F/P对于牛群具有指示性作用,但是对于丁酸型酮病不太适用
产前血液非酯化脂肪酸(NEFA)也可以作为酮病的评估指标,但变异比较大,不是酮体的直接指标,并且检测比较困难,因此很少应用。
酮病已经成为影响牛群健康的重要因素,牛场管理者和兽医应加强对酮病的重视程度,特别是亚临床性酮病的监测及防控,以保障牛群的健康。
参考文献
[1]  贾宗菲, 石建明, 弓慧每, 等. 不同方法检测奶牛亚临床酮病的比较[J]. 中国奶牛, 2010(8):43-45.
[2]  龙森, 邢欣, 张日和, 等. 围产期奶牛生产性疾病研究进展[J]. 中国奶牛, 2009(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