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奶业经济形势展望及相关建议

发布时间:2020-02-09 文字:||

  2016年中国奶业经济发展特点

  2016年,在国际市场继续低迷和国内奶业竞争力整体不足的背景下,奶业进口继续增长,国内奶牛养殖业依然艰难。随着散户和小规模养殖户大量退出,一些规模养殖户扩大规模、蓄积产能,奶牛养殖主体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下半年,随着国际市场调整到位,生鲜乳收购价格触底反弹,市场显示回暖迹象。

  生鲜奶价格触底反弹


  2016年前11 个月,生鲜奶价格总体平稳,经历了一个“高-低-高”的曲线变化过程。据农业部对生鲜奶价格监测数据,2016年1月初每公斤生鲜乳价格为3.57 元,与2015年初最高价每公斤3.67 元相比,下降了2.72%。截至8月之前,生鲜乳价格持续走低,最低降至每公斤3.39 元,比年初下降了5.04%。从8月底开始,生鲜乳价格开始反弹,截至12月28日,升至每公斤3.53 元,比年中最低点高4.13%,但是仍低于年初最高价格。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对全国近300 家规模养殖场的生鲜奶价格监测数据,生鲜奶价格走势与农业部监测结果趋势一致,但结果不尽相同。1月生鲜奶平均价格为每公斤3.82 元,同比下降了4.74%;1~7月,生鲜奶平均价格一路走低,降至每公斤3.64 元,下降4.71%;8月以来,生鲜奶平均价格开始回升,12月生鲜奶平均价格升至每公斤3.78 元,比年初最高价格还低1.05%。

  乳品进口量明显增加


  在国际乳制品价格持续走低和国内奶业竞争力整体不足的背景下,各类乳制品进口量快速增长。根据国家海关统计,2016年各类乳制品的进口数量全面上升,进口量都创历史新高。按照1~11月增长比例,全年乳制品进口总量将首次突破200 万吨。各类乳制品中,进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酸奶,其次是炼乳和鲜奶。具体来说:(1)1~11月液态奶进口量累计60.17 万吨,同比增幅达到48.01%,按照这一增长比例,全年液态奶进口接近70 万吨;进口额为6.28 亿美元,同比增加了38.87%。其中,鲜奶进口48.23 万吨,同比增长46.48%。酸奶进口1.94 万吨,同比增幅高达115.84%。继2015年酸奶进口首次突破万吨,2017年又可能翻一番,至2 万多吨。(2)1~11月干乳制品进口量累计为119.93 万吨,同比增加14.63%;进口额为24.60 亿美元,同比减少0.48%。其中,奶粉进口55.88 万吨,同比增加9.06%,进口额为13.54 亿美元,同比减少4.01%。乳清进口45.77 万吨,同比增加16.41%;进口额为4.09 亿美元,同比减少16.16%。奶酪进口量累计为8.93 万吨,同比增加30.90%;进口额为3.85 亿美元,同比增加21.98%。奶油进口量累计为7.54 万吨,同比增加20.96%;进口额为2.79 亿美元,同比增加17.68%。(3)1~11月牧草干草进口量累计为153.69 万吨,同比增加22.75%;因为牧草平均价格下降,进口额同比减少0.91%,为4.79 亿美元。(4)1~11月进口奶牛数量减少,进口价格也大幅降低。进口种牛为108 348 头,同比减少17.7%;进口额为2.02 亿美元,同比减少40.8%,平均价格为1 863 美元/头,同比下降28%。


  规模化养殖占比继续提高


  中小养殖户一直是政策扶持的盲区,向乳品企业出售生鲜奶时所遭遇的低奶价、限收、拒收现象也常态化。在消费市场疲软、进口乳制品挤压、政策扶持乏力、乳品企业歧视、养殖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中小养殖户所面临的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经历两年多的持续低迷,中小养殖户破产非常普遍,奶牛养殖处境从“卖奶难”向养殖户大量退出发展,推动养殖结构的转变。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在河北等地的调研,牧场(小区)数量和存栏数量都在减少,牛奶产出也在下降。2014年底,保定市清苑区共有32 家奶牛养殖场(小区),2015年底减至28 家,2016年截至9月还剩27 家,又有一个家庭牧场正在退出。随着小区转牧场进程的加快,还有很多小区养殖户退出。养殖户退出减少在其它调查地区也很突出,其中唐山市丰南区原有20 多家养殖户,现在仅剩12 家;汉沽农场原有6 个养殖场,现在仅剩2 家。小规模养殖户(包括进小区的养殖户)加快退出的同时,规模牧场的存栏量稳中有增。虽然市场环境困难,但是规模牧场普遍对后市抱有期望,不但在坚持,而且还积极扩群、蓄积产能。根据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监测数据,2016年11月监测牧场奶牛存栏数比年初增加4.0%。总体而言,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户退出、规模养殖户扩大规模带来整个奶牛养殖业生产主体结构的转变。

 

  2017年中国奶业经济形势展望

  生鲜奶价格继续回升空间不会太大
  此轮生鲜奶收购价格回升的重要原因是国际奶业市场经过持续调整后供求关系趋于平衡,国际市场奶价开始走强。从图1可以看出,自4月开始,FAO乳品价格指数持续回升,从127.4 点升至11月的186.4。随着生鲜乳收购价格提高,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困境得到缓解,反映奶牛养殖经济环境的奶饲比,即生鲜奶价格与饲料价格(参照IFCN标准,综合饲料价格为玉米价格与豆粕价格加加权均值,权重分别为70%和30%。)之比,也有明显提高,从7月最低点的1.33回升至12月中旬的1.43。


   此轮国际市场奶价回升是调整产能实现供求平衡的结果。由于世界经济增长依然缓慢,奶业消费需求难有较大增长,短期内需求因素对奶价上升不会有太大拉升作用。目前,国际奶业市场总体上已调整到盈利水平,在奶价回升与饲料成本下降双重驱动下,国际市场奶饲比回升到1.5以上,国际市场奶价增长缺乏后续动力,预期将在小幅上升后企稳。从图1和图2来看,FAO乳品价格指数与IFCN奶饲比的增长态势都有所放缓。国内生鲜乳收购价格自8月开始持续回升,比国际乳品价格回升的时点滞后4 个月,短期内应该不会出现明显下跌,预期2017年还会有进一步的增长,但是增长空间不大。
 

  乳品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态势
  由于乳制品产量与乳制品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乳制品产量数据在很大程度可以用于衡量乳品消费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6年1~11月,全国液态奶产量2 499.0 万吨,同比增加8.1%。如果按国内生产液态奶与进口液态奶之和计算,1~11月液态奶消费量超过了2 559.2 万吨,同比增长了10.76%。2016年1~11月全国干乳制品产量230.0 万吨,同比减少8.42%。综合来看,2016年乳品消费需求有所增长,预计2017年仍将保持平稳增长势头。

 

  乳品进口总量有可能出现小幅回调
  2016年,几乎各类乳制品的进口都达到历史高点,预期2017年乳制品进口将基本稳定在这个水平或小幅回调。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1)2017年乳品消费需求仅会有小幅增长;(2)在生鲜乳收购价格回升的情况下,国内生鲜乳产能和产出会有一定增长,但不会太大,短期内牧场缺少大幅提高产出的能力;(3)国际奶业市场企稳、奶价回升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进口增长。但是,受资源约束,长远来看,我国乳品自给率仍将逐步下降,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会越来越高。

 

  生鲜奶质量风险控制需要关注
  市场低迷阶段,乳品加工企业通过提高收奶质量标准来控制收奶量,进入加工环节的原料奶质量普遍较高。2016年下半年以来,随着供求偏紧,加工企业在收购生鲜乳时也有放松质量指标限制。例如,根据在河北一些地区的调查,近两年设定的限制交奶的菌落数与体细胞数标准已不再执行。质量指标的放松对于缓解奶源紧缺可能有作用,并且有利于养殖户正常利益的实现,但是在质量安全方面的潜在风险仍应有所防范。

 

  2017年中国奶业经济发展建议
  2016年的奶业仍处于严冬期,特别是奶牛养殖环节发展异常艰难。由于受到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上下挤压,以及资源、环境双约束,特别是新环保法的实施,奶业的未来发展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2017年奶业发展应紧紧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调结构、稳产能、促增收三个方面贯彻落实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坚定不移地调结构
  调结构是今后一个时期奶业面临的一项紧迫而又长期的历史任务。一是要继续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走种养一体化的发展道路。应逐步扩大“粮改饲”、“粮改草”的规模,让种植业与奶牛养殖业形成良性互动、良性循环的产业发展模式。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既是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和经验,也是我国发展现代奶牛养殖业的内在要求。走“种养一体化”的养殖道路,在保障奶牛场优质粗饲料基本自给的同时,又可以做到粪污100%还田,既可以降低养殖成本,又可提高生鲜奶质量,还可减轻环境污染,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二是要继续推进奶源结构调整,走奶源供给多元化的发展道路。在稳定奶牛生产的基础上,应大力发掘不同奶类动物的生产潜力,因地制宜地扶持和开发奶山羊、奶水牛、奶牦牛、奶绵羊以及乳肉兼用牛等奶类动物的生产潜力,既能丰富奶类市场供给又能有效抵御外来竞争。三是继续推进乳制品结构调整,走产品差异化的发展道路。我国奶业无论是从近期看还是从长期看,形成与国际市场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产业格局是非常必要的。乳制品结构调整的重心在于打好液态奶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两个市场的保卫战,让中国成年消费者喝中国的原装液态奶,让中国的婴幼儿吃中国的原装奶粉。

 

  坚定不移地稳产能
  稳定奶源供给是稳定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奶源供给稳定了奶业才能走上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2014年以来,由于受到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国奶业进入了寒冬,养殖环节发生了“卖奶难”,加工环节也出现了“卖奶难”。2016年的中国奶业,实际上是在“两难”中前行。中国奶业的寒冬实质上是养殖环节的寒冬,中小规模养殖、养殖小区,甚至是一些大规模养殖都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验。在养殖环节内部,中小规模牧场和养殖小区的生存更为艰难。因此,今后一个时期,稳产能的首要任务是要稳定中小规模牧场和养殖小区原料奶的生产产能,这类养殖主体占据着中国奶牛养殖业的半壁江山。稳定这类养殖主体就是稳产能,保护这类养殖主体就是保护中国奶业未来。因此,未来的奶业扶持政策要向养殖环节倾斜,养殖环节的扶持政策要向中小规模牧场和养殖小区倾斜。乳品加工企业收购原料奶时应按质论价,应取消对中小规模牧场和养殖小区的价格歧视政策。

 

  坚定不移地促增收
  促增收就是促进奶农增收,尤其是促进中小规模牧场和养殖小区的奶农增收。影响奶农增收有技术性、制度性、政策性等多种因素,其中,对奶农而言,技术性因素具有内在性,而制度性和政策性因素具有外部性。内在性问题靠奶农自身可以解决,然而,外部性问题靠奶农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今后一个时期,促增收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奶农解决外部性问题。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实质就是要理顺产业链上不同经营主体的利益分配问题。目前,中国奶业普遍实行的是“公司+奶站(合作社)+养殖户(场)”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公司、奶站(合作社)、养殖户是三个相互独立的经营主体,代表着三个不同的利益集团。在利益博弈过程中,乳品企业和奶站都可以把经营风险转嫁给奶农,因此,奶农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弱势群体。三个经营主体的利益分配不公是中国发展现代奶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从长远发展看,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从制度和政策设计层面建立奶农增收稳定机制,让奶农与奶业的“弱势群体”说再见。